“春季容易滋生細菌,門前污水直排隱患大,我們根本不敢讓孩子光腳亂跑。”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上安鄉中興村村民王忠書說,最近村里來了很多施工人員,還有各種“大塊頭”設備,雖不懂要進行什么大工程,但從各家各戶的污水收集管道可以看出,昔日臭氣熏天的生活污水終于有了“安身之處”。
2016年初,海南首個全縣域鄉村生活污水處理捆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項目正式落戶瓊中,項目通過創新模式,探索解決鄉村污水處理項目資金短缺、收益率低以及可持續發展等問題。
“截至2016年底,全縣共有53個村莊建成了‘雨污分流’式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為加快建設進程,本月在各個鄉鎮共有37個村莊同時開工。”瓊中鑫三源水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栗正康說,要在合約規定的3年時間里,建成全縣544個富美鄉村污水處理工程,就得和時間賽跑。
那么,建成后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究竟是什么樣子?又將給美化鄉村環境帶來哪些“加分項”?記者前往灣嶺鎮詩禮村,感受智慧科技給山區帶來的可喜變化。
成片的美人蕉、三角梅等花田映入眼簾,池塘里魚兒歡快嬉戲,幾何樣式的濕地建筑外欄給這個靜謐的村莊帶來“都市化”的點綴。“在你的腳下,是全村的生活污水管道,凈化設備進行日常運轉,經過處理后的水就會排入池塘。”工程后期維護人員李陽介紹。
2015年,上海三乘三備環保工程有限公司通過PPP競爭性磋商等程序,依法取得瓊中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特許經營權。隨后,該公司與瓊中水務公司合資組建了瓊中鑫三源水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統一負責瓊中農村污水處理等項目的設計、融資、建設、運營,采用“政府付費+可行性缺口補貼”的方式保障投資回報和污水廠的正常運轉。
對于政府方而言,PPP模式讓他們從長期以來繁忙的融資投資和建設業務中解脫出來。“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政府從以前的‘建設者’轉變為‘管理者’,提高了公共服務效率。”瓊中水務局局長李科說,減輕當期財政支付壓力則是另一個現實的好處。
通過一年多的建設,不斷有新村莊加入瓊中鄉村污水處理工程。項目也迎接了一次又一次的“考試”。“專業機構對經過處理的水質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完全達標。”李科說。
現在,作為富美鄉村建設和PPP模式的“雙料樣本”,處于海南生態保護核心區的瓊中讓人們記住淡淡“鄉愁”。在綠水青山下,村民在自家庭院里曬著稻谷,孩童們自由奔跑,前來感受黎苗風情的騎行者更是對綠意盎然的夢幻山村贊不絕口。
更多PPP資訊,詳見本網PPP頻道http://www.87wzw.com/ppp/index.html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